[The phantom of the opera]Love never dies…

昨晚終於能夠看傳說中的phantom。看phantom是我「兒時的願望」,其實當時都已經中四了。那年頭我參與了學校的管樂團,當時phantom的劇團第一次來香港演出,樂團中人當然討論得沸沸揚揚。而那年phantom的影子走到大街小巷皆見,搞得我真的超想看phantom啊!那時候,多麼希望那位跟福山雅治一樣吹法國號的暗戀對象,能夠請我去看phantom,多麼充滿少女情懷的一個夢想呀!

最後我既沒有跟有音樂理想的男生結伴,也沒有碰上英俊有才的抑鬱大叔,亦沒有出錢請那喜歡古典音樂的母親同看演出,就只有自己來來去去都一個,像魅影先生一樣。我並沒有盛裝出席,只可以說穿得不失禮。不過身旁的觀眾穿得更隨便的也有,可能是因為有如他們所說,今一次的phantom演員不比前兒好,舞台也比他們在BOARDWAY看的小,諸如此類。

在亞洲博覽館看過演唱會的朋友說過,紅館比Arena大得多,跟坊間聽過的不同,但今日一看果然如是。可能大會用了場地的大部份作製作用途,但紅館始終是樓高座位多,用樓底來比已經差一大截(當然音樂劇不可能用那種座位編排)。

我買的票坐在樓座的正向前列位置,五百餘元的那種。只是因為今日對比往日熱情大減,否則要是非常喜愛的話,必須要坐到下面堂座的位置。不過如果位置太前有可能難以兼顧舞台的整體,只是坐到樓座連演員的表情都難以看清就太可惜。雖然不能像前面的觀眾看得那麼清楚,但以五百多元的票來說,絕對是物超所值。要是讓我再選一次,可能會選擇七百多元的那種,雖然以huge fans的心態來說,千多元的票也算便宜。

很喜歡這個劇有意突破舞台的框框,例如舞台圍邊裝飾上面也會魅影先生的活動範圍,或者將大吊燈放置在觀眾的頭上。雖然對於更新派的舞台表演這都不算甚麼,但《歌聲魅影》真的是十分有年月的劇目。而且這種安排是故意營造觀眾置身於歌劇院的錯覺(只限最前列),是花過很重的心思。

劇情和音樂因為早有預知(但沒有温習),部份應該令人覺得震撼的場口會稍有失望,例如大吊鐘跌下速度慢得不似「意外」,但看過或聽過這些經典的內容和歌曲還是會有一種莫名的撼動。尤其發現原來phantom的主題曲,和奏部份竟有我十分喜歡的那種、一如八、九十年紀流行曲和配樂常見的「重、輕、輕」、「輕、輕、重」的重拍,實在異常興奮。歌者們都唱得十分完美,尤其是女主角,雖然聽過在前珠玉的未必認同,但我實在喜歡。相比男主角,我更喜歡女主角的歌聲。還有的是,魅影先生每次出現或者消失雖然早已預知,也大概理解那舞台機關的運作,卻每每令我很驚奇,也在苦思其中的巧妙之處。

寫這文章本想前略,只寫今次看後對魅影先生有別樣的感想,但還是……

其實今次看phantom,人長大了,挫折多了,對於整個故事的看法好像也不一樣。從前實在只為了音樂,內容總覺得還是那種無聊的愛情故事:我愛你,我們好像有可能,但你還是選擇了他。只不過是舊酒新瓶。不過現在看來好像更能明白Christine的矛盾,也對魅影先生更生一份憐惜和無奈感。

別說不是「你的樣子如何,你的命運也必如何」,天才如魅影先生,能夠控制歌劇院的所有物事,卻無法令任何人心轉向。他扭曲的性格當然要負上責任,然而再說還是徒添無奈。我並不相信性格是天生使然,必然是身邊的人事、環境所成。叔控如我,同時說過「男人的聲線比樣子重要,美妙的聲音可能挽救一個不俊的男子」,想著也許可能會愛上魅影先生。只是看到結局,又想,這個人孤獨得太久也長期被敵視,就算有人願意親近或者釋出善意,也是無法接受而且不能理解地抗拒。孤獨是一種絕症,亦同黑暗。一個人習慣了黑暗,從此便不可能再在光明之下存在,一秒也不。這種人就算被某人愛上,也會心理不平衡地叫對方憎恨自己。

雖然Christine有一刻選擇過自己,但這真的是她的想法嗎?這個女子是多麼希望想逃離自己!她可能是欣賞我、同情我,但這是愛情嗎?她能像我一樣付出一切去愛我嗎?不!所以就這一刻,她是真的,這也絕對不持久。這個女子日後始終不可能從醜陋的我身上得到幸福,所以她必須要走。我怕再見到她,自己會捨不得,又再做一些絕情的事來傷害她。

在魅影先生趕走Christine後,自己一人看著猴子音樂盒時,那種無助的悲愴感令人知道,「以後也不再可能快樂」的意思。其實phantom是happy ending的吧!Christine能夠跟這樣愛自己的一起,而魅影先生,反正也不會再快樂,這個,已經是最好的結局吧?

《歌聲魅影》,台灣的譯法好像是《歌劇魅影》,這算是直譯。從前不理解為何要用「歌聲」,現在是好喜歡。先是唸法,「聲」(廣東話)是一聲,清脆乾淨的一聲。就聽到「歌聲」二字已覺好好聽。另外就是Christine說過,對魅影先生的聲音有說不出的喜愛。我理解這種對聲音無條件的著迷,所以我才說男人的聲線比樣子重要。還有,就是魅影先生之所以是魅影,而不是單純的O.G.,大概也有關「音聲」吧?

不自覺又寫了好多廢話,要說卻吐了唇邊又忘了。希望日後真的有機會到BOARDWAY看phantom吧!

後感    2015年1月12日午夜

[Bent]只不過加上歷史背景,還只是一個如水的愛情故事

Bent(屈獄情),這裏說的是風車草劇團最近公演的一部舞台劇,不是英語的,先旨聲明。會看這個劇一則是題材:同性戀、屈辱、德國納粹、集中營;當然還是因為有張敬軒客串的原故。不要說區區一場的客串,實際上眼見的不少(女)觀眾也是來捧張敬軒的場。在只讀到好像很簡短劇情的情況下,有個熟知的明星,還是具有一定指標性,所以她們(還有我?:P)還會買票進場。

為甚麼以上說「好像很簡短」?因為原來你看過劇後,得到的跟說明上的也差不多。

只會讓更多罪名埋沒愛

納粹德軍統治的世界,把異類囚禁在集中營裡,同性戀者佩戴粉紅色三角;在這裡,他們隨時會被殺死,在這裡愛一個人就是一個死亡的罪名。

故事簡介 : 浪蕩不羈的富家子Max與愛人在逃避納粹德軍的追殺時被發現,在一列前往集中營的火車上,二人因受德軍的戲謔而身陷險境。同於車卡中的奴隸Horst早已明白獨善其身的智慧,並告訴Max一個殘忍的事實:「喺呢度你無資格承認你愛嘅 係乜嘢人,因為講咗出嚟你會死!」

當你徘徊在愛與死亡的邊緣,你會義無反顧地拯救你的愛人? 抑或你會為了生存而眼白白看著你最愛的人在你眼前犧牲? 人類愛的尊嚴其實早如微塵? 人對人的傷害,何時才會停止?

這就是全部。嗯,說是全部好像很不尊重表演的那方。但之所以我說這是愛情故事而已,不是劇情片、不是歷史劇。劇目分上、下兩場,分別是主角Max進入集中營前後的故事。前部份劇情較重,後部份愛情較重。可能是我根本地對愛情劇、片的偏見,所以才令我認為這劇沒有甚麼大不了。

怎麼講,前部的氣氛、節奏是比較緊湊的,到底要交代的背景、內容、信息也較多。也當然角色較多元對於新鮮觀眾來說是比較「沒那麼沈悶」(也所以他們比較接受音樂劇),二人臺是比較難接受,而且是劇情進展得比較慢。要是電影的話,這樣的處理手法反而容易受落,但舞台呢……可能還配合場地各樣吧!

當然後部Max和Horst兩人的感情淡濃交錯、欲斷難斷確有可取,但所以這是愛情故事。看愛情片,最重要的是甚麼?是主角。劇情一點也不重要,因為一不分手分離,一不結婚結合。愛情都是人為的,有甚麼愛情是人想像不出來的呢?所以劇情一點也不重要,主角因而變成了唯一。梁祖堯和湯駿業都演得好;作為愛情片主角呢,湯駿業還好,有點看頭,但梁祖堯,很抱歉了。要看劇情滿滿、看演技、看造型神態,無可否認,梁祖堯是個不錯的演員;但外貌,怎麼也算不上好看吧,就不過是普通而已。這一方面,不論同性戀、異性戀或是甚麼都幾乎是鐵律。要是有不俊、不美的,就是說灰姑娘一類的,而明顯地,這劇不是。

要是你說,這不是一部單純說(同性)愛情的劇目,是說到(同性)愛怎樣被鞭撻、被迫害。很抱歉,這實在是一個老掉牙的話題,老得觀眾只可以想你為何不多添一點?可能這跟原著於1979年有關,但時代跟價值觀(婚戀觀?)不會永遠如是。而我想會進場的觀眾個個都看過你的宣傳文字,或多或少,他們都因為接受、知道你的內容是同性戀愛所以進場。故此,內容尺度不妨再大膽一點。正如《低俗喜劇》,大膽不是你說一、兩句髒話,拍幾個重口味鏡頭就是的。觀眾看故事,小說、電影、戲劇、歌曲,不外乎尋找身邊難以見證的事,也就是想看一些比較「癡線」的東西。如果你還是認為這劇本在今時今日也很新鮮,我不如這樣歸納:

「問題青年」為愛人與家人反目>不斷受打壓>愛侶逃亡>棒打鴛鴦>情人死了>因與前情人積下的債業未清遇困境>困境中遇新戀人>再一次不可能的愛欲罷不能>又被打壓>殉情

這樣夠清楚了嗎?根本同性戀愛在這種前設、這個話題之下是自由戀愛的一環。打壓你的人是父母,還是希特拉,抑或是傳媒大享一點也不重要,因為他們一樣代表既有觀念,一樣地打壓你們。莫講說作為同性戀劇目也太過時,愛情片更不甚了了!

總括來說,問題出自劇本(不過我本人認為看話劇劇本是問題根源已再沒討論空間),演員、服裝、佈景、音樂、燈光等等感覺也不錯。坦白講我認為張敬軒出場的一幕是費盡心機的,整個感覺都是一流。而且軒仔還真的寫了好歌(歌迷來說實在太感動,到底很久沒有聽這唱作人的好作曲),比網上找到的其他版本都好,而且他的演技都比從前進步很多(可能這個才是他的本色吧!)。結論是這劇看了沒甚麼得著,沒看也甚麼失落(就是我對一般愛情片的批)。

後感隨筆    2013年3月18日中午

P.S. 《柯廸夫》的後感為甚麼不見了?是我沒寫完,還是整理時我自己不滿?

P.P.S. 說到尾是台上的人遷就觀眾,不是觀眾遷就台上。當然觀眾也有責任用腦看戲。只不過問題就是並非用腦與否的問題,是與時俱進與否,是劇本是否還具生命力的問題。
2013年3月19日早夜